今天我们总结了“四高”,即血压、血糖、血脂、尿酸的健康指标,建议收藏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,这样不用再到处问了。
一、血糖指标
血糖代谢状态分类(表1所示):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.9~6.1mmol/L。
表1 糖代谢状态分类
注: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统称为糖调节受损,也称糖尿病前期;空腹血糖正常参考范围下限通常为3.9mmol/L
如果体检时抽静脉血检查,发现空腹血糖≥6.1mmol/L时,建议到医院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,以便尽早确认是否患有糖尿病。如果血糖超过正常值但又没达到诊断为糖尿病的程度,这种情况称为糖尿病前期,这时逆转糖尿病仍然有可能。
多项研究显示,糖耐量异常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。
二、血压指标
正常血压包括收缩压(SBP)和舒张压(DBP)。正常人的收缩压<120mmHg,舒张压<80mmHg,两者都要达到正常标准才算血压正常。
当患者在没有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测得收缩压≥140mmHg 和(或)舒张压≥90 mmHg,就会被诊断为高血压。根据血压升高水平,可以将高血压分为1级、2级和3级,如表2所示。
表2 血压水平分类
注:当SBP(收缩压)和DBP(舒张压)分属于不同级别时,以较高的分级为准
* 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,在安全达标的前提下,血压目标<130/80mmHg较合适。
*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孕妇,建议将血压控制在≤135/85mmHg。
* 老年或伴有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,血压控制目标可放宽至<140/90mmHg。
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超过120/80 mmHg,就应该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;血压≥140/90mmHg者,可考虑开始降压药物治疗;血压≥160/100mmHg或者高于目标值20/10 mmHg时,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,并应用联合治疗方案。
1️⃣ 口味清淡:减少食用腌熏制食品,每日食盐摄入<5.0克;
2️⃣ 控制体重,使BMI<24kg/m2。男性腰围控制在<90cm范围内;女性腰围控制在<85cm范围内;
3️⃣ 不吸烟,也不被动吸烟;
4️⃣ 不饮或者至少要限制饮酒;
5️⃣ 增加运动,推荐中等强度运动(如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);推荐每周运动4~7次,每次持续运动30~60分钟;
6️⃣ 减轻精神压力,保持心理平衡。
三、血脂指标
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和类脂(磷脂、糖脂、固醇、类固醇)的总称,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。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如表3所示。
表3 中国ASCVD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[mmol/L(mg/dl)]
注:ASCVD(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);TC(总胆固醇);LDL-C(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);HDL-C(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);TG(甘油三酯)。
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因此,若超过正常水平,就要提高警惕,及时干预。
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,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,具体建议如下:
1
控制脂肪摄入:
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(ASCVD)等高危患者,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%-30%。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,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克。
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%;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%。每天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。
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小于300毫克;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-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(如深海鱼、鱼油、植物油)。
2
保证足量膳食纤维摄入:
每日饮食应包含25-40克膳食纤维 (其中7-13克为水溶性膳食纤维)。
3
控制体重:
维持健康体重(BMI:20.0-23.9kg/m2),有利于血脂控制。
4
增加身体活动:
建议每周做5-7天中等强度代谢运动,每次运动30分钟。
5
戒烟:
完全戒烟,并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。
6
限制饮酒:
男性每天的饮酒量不能超过25克酒精,女性不超过15克酒精。
四、尿酸指标
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多系统受累的全身性疾病。许多证据表明,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慢性肾病、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,是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。因此,糖友应该高度关注尿酸指标。
无论男性还是女性,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/L,就称之为高尿酸血症,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,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,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,即痛风。
如果患有高尿酸血症,除了药物治疗外,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,尤其是饮食方面。
表4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的饮食建议
虽然血糖、血压、血脂、血尿酸的正常值不同,但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却大致相似,主要从健康饮食、多运动、限酒戒烟、减轻体重等方面入手,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远离“四高”!
注意:以上对照表为一般对照表,若有其他疾病,以临床专业医生诊断为准。
“仅供科普,具体诊治和用药请基于医生处方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。”
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健康传播,如有侵权,即告删除